||| 數位典藏資源中心-臺大‧典藏 DARC搜查 |||
 ||| 數位典藏資源中心-臺大‧典藏 DARC搜查 |||
  主選單
分類樹
分類檢索
 
在[ 田代文庫 ]中檢索包含[ ((subject:"植物") AND (relation:"田代文庫")) ]的資料, 共找到 176 筆資料
熱帶植物參考書 控
作者: 田代安定
摘要: 此件為田代安定筆記簿,內容龐雜,年代不詳,內容有: 1.抄錄英文雜誌專書中相關熱帶植物種植與分佈、或作為蔬菜食用情形,紀錄香子葉、花類、古柯葉、可可等。 2.紀錄高橋昌所有之南洋諸島書目;廈門語言書書目。 3.田代安定在台藏書目錄。 4. 臺灣產蘭目錄,記錄臺灣蘭花名稱計46種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[植物試驗報告]
摘要: 1.卑麻子一號到三號的試植報告。包括外形、栽種地、生長狀況。 2.ビキサ萃取物。 3.薯榔萃取物。 2、3兩部份說明植物的用途、播種法、培育狀況等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熱帶經濟植物栽培祕錄
作者: 田代安定(講述)
摘要: 本秘錄包括二篇:纖維原料植物以及紅頭嶼(蘭嶼)產的纖維植物:「阿巴卡」,即一種芭蕉。纖維植物可依據其所含纖維的用途加以區別,如繩索用、織布用、製帽用、刷子用、製紙用等,本文先細述最主要的繩索用纖維植物之一「馬尼拉麻」。 一、馬尼拉麻 馬尼拉麻是產自菲律賓的一種芭蕉,原野生於山區,後廣泛栽種,土著用以織布,亦用於大小繩索之製作。該纖維品質優良,浸水不易腐敗,富有彈性。 馬尼拉麻屬熱帶植物,平均氣溫需10℃以上,空氣濕潤,宜避開強烈東北風及颱風。土壤為砂壤及砂質黏土,富含腐殖土,排水良好。就地理而言,台灣、沖繩諸島均適合栽植,但近海多鹽霧鹹水之處不宜。 栽植馬尼拉麻時首先應注意栽植地之地形,避開強風吹襲處、易崩坍邊坡、積水地、乾旱區等。至於繁殖方式可區分為側芽分株法及種子繁殖法,生長狀態及速度與一般芭蕉類似,與氣候之乾濕及原產地菲律賓群島之品種差異有關。栽種的植株距離雖區分為三類別,但可視現地之面積、氣候、光照等因素加以調整,此外栽植之後需注意除草及施肥。 通常馬尼拉麻栽種滿一年半即已成熟,但晚熟的纖維較強韌。收穫時採取莖的部分,逐層剝取莖皮。至於纖維的抽取在菲律賓群島的土著仍然使用傳統的簡便器具,取出的纖維經水洗日曬即為馬尼拉麻的粗製原料。纖維的含量則因品種而異,生莖一百磅約含一至二磅半的纖維恆春熱帶殖育場試種的結果,其產量相當不錯。 明治三十四年殖產局橫山壯次郎赴馬尼拉時即攜回根株,嘗試在恆春殖育場及台北等處栽種,其植株於濕潤處生長壯盛。馬尼拉麻如能在台灣培育成功,未來極有希望成為此地之重要農產品。 二、紅頭嶼芭蕉(阿巴卡) 明治三十三年我初到紅頭嶼(蘭嶼)時,發現一種新的芭蕉種類,將來有可能成為馬尼拉麻的替代品。因此攜回種植於台北苗圃,隨後亦移植到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,港口母樹園、高士佛母樹園等處。明治四十年將採收之纖維展示於東京勸業銀行博覽會,其絲質強韌優良。 紅頭嶼芭蕉經東京理科大學早田博士鑑定,初步認為可能是馬尼拉麻之一變種。本種在紅頭嶼屬野生狀態,亦與另一種山芭蕉混生,但兩者容易區分。原住民過去以此莖皮織布,製成一般衣服,其纖維強韌富彈性。 在氣候上紅頭嶼位於北緯二十二度以內,與恆春半島相當,紅頭嶼芭蕉適合生長於氣溫較高處,但易遭受東北季風及颱風的傷害。生育地之土壤需為砂質壤土,富含腐質物,且須排水良好之遮蔭場所。 紅頭嶼芭蕉之種苗繁殖法與前述之馬尼拉麻相似,均採取側芽分株的方式。栽種時之各植株距離與馬尼拉麻相同,可視生育地狀況及目標而區分為三種方式。成長期須注意除草及施肥,植株成熟後之收獲法及採絲法亦類似。 纖維的生產率與馬尼拉麻雷同,是香蕉的三倍,沖繩織布芭蕉的一倍以上,大體上一株生莖的產量為一磅左右。 大正元年再赴紅頭嶼,返回時途經火燒島(綠島),又發現紅頭嶼芭蕉之第二原生地。馬尼拉麻原產於菲律賓群島,且為該地之專賣品。今在台灣的附屬島嶼紅頭嶼及火燒島發現其近緣植物,期望此重要纖維植物未來能廣為栽植推廣,可提供繩索、織物、魚網之製作原料,減少進口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防風林設置計劃書
作者: 恆春郡役所
摘要: 恆春郡冬半年季節風強烈,嚴重為害農作物,因此田代安定提出防風林設置計劃書,闡述防風林的宗旨及其執行上的優劣點。在防風林設置辦法上提出七要點,包括設置地點、與耕地的距離、防風林間隔、苗木培育、種植數量、休閒地造林、各區域發配苗木數目等。另外還提出苗圃設置要點,包括苗圃位置之選擇、面積大小、整地區劃、播種、遮陰、除草、疏苗、病蟲害通報、例行報告格式、種子的無償取得及其他相關事項。附錄則包括各式報表、木麻黃苗圃預算、及各地防風林造林成效表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官行造林設計參考案
作者: 田代安定
摘要: 官行造林是大正九年(1920年)頒行之法條,由公家提供土地給公共團體造林,收益均分。本手稿就官行造林的選用樹種加以探討,陳述各樹種的原產地、生長條件、生長速率、木材特性、各種用途、類似物種等。依據樹種的生育地及使用目的可區分為兩大類,即適合熱帶氣候種植的柚木、桃花心木、鐵刀木、紫檀類(印度紫檀、紫檀)、琉球黑檀、毛柿、爛心木(黃連木)及黃檀類(廣葉黃檀、印度黃檀等);適合暖帶及溫帶氣候種植的油加利樹、栓皮櫟、櫸、竹柏、羅漢松、肖楠及福州杉。在適宜熱帶種植的物種中,還包含試驗性栽種的外國引進籐類及台灣自產的黃籐及水籐;為保護目而栽植的台灣合歡、相思樹、台灣二葉松、茄苳及木棉樹。另外為防止物種絕滅而需種植的有台灣油杉、亞杉(台灣杉)及巒大杉。以上各樹種的預定造林面積為六萬六千五百五十甲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[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博物場記錄]
作者: 田代安定
摘要: 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(1900年)博物場陳列用標本: 植物臘葉標本(數百件);米穗樣品(三十餘件);紅樹皮(紅色染料用);煙草樣品(十餘件);木材(二件);海產品(數種);茅(芒草)樣品(數件);林投葉編成的蓆子(沖繩縣新城島所產,二件);海椰子(一個)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椰樹栽培獎勵上ノ卑見
作者: 田代安定
摘要: 以台灣全島而言,能在北、中、南、東,甚至澎湖、火燒島及紅頭嶼等離島均能種植的產物當推椰子樹。舉凡海拔二千尺以下之地區都是椰子樹的適合生育地,一千五百尺以下之地區,均能結實。本篇就嘉義及台南兩廳椰子樹的栽植提供意見。嘉義廳是目前椰子樹獎勵栽種的最適當地區,縱貫鐵路以西之地區因濁水溪支流常氾濫,加上近海岸處鹽分高,各種植物生長不良,多荒廢地。如民家周邊廣植椰子樹,多少能增加一些生產力。縱貫鐵路以東海拔一千五百尺以下之地區其結實程度,應選定地點試驗栽植數年。台南廳為本島椰子樹栽植之中心區,特別以縱貫鐵路以西之近海地區如北門、蕭壠(佳里)、安平等地最適於栽種,縱貫鐵路以東如關廟、大目降(新化)等處亦極適合。台南廳平野過半,平均氣溫高,確實是椰子樹生長的好地方。 對嘉義廳椰子樹的試植及實地種植之採行方式陳述己見,以供參考:1.配發嘉義各支廳及民間椰子種子,授予栽植方法,由嘉義廳負責整體試驗成績之監督考核以及種子之取得及調配;2.由嘉義農會將種子廣泛分配給地方支部人民栽培,也是達成獎勵地方產業之捷徑;3.分配各公園及公共庭園植栽,未來亦可提供種子給其他單位;4.分配各公立學校之庭園栽種;5.內地人、本島人等栽種之獎勵措施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臺北縣下文山堡北勢溪沿岸ノ林況報告
作者: 田代安定
摘要: 台北縣文山堡北勢溪由坪林尾溪、孤蒲湖溪(姑婆寮溪)及其他數十條小溪流滙流而成,沿溪由景尾(景美)經木柵、小格頭、坪林尾至石槽,屈尺八蕃社中臨近北勢溪的僅有落鳳社及拉卡社(忠治村北方)十八戶,上游地區山林蔚茂,中下游水田、茶園、松林、竹林、草地散置。 在文山堡一帶樟樹較少,呈散生狀態,一里平方平均150株,全區粗估超過5000株。樟腦含量屬中上等。但本區樟樹幼苗缺乏,可能與林地潮濕、林下陰地植物廣布有關,而導致陽性的樟樹難以更新。因此冗木伐除、樟苗移植,擴充人造林宜著手進行。 本區氣候冷濕、降雨頻繁,熱帶植物極少,以溫帶及冷帶植物為主。森林屬櫧帶,即大多以殼斗科植物所組成,此外尚有樟樹、各種楠木、天竺桂(山肉桂)、山茶科植物、石南科植物、安息香科植物及油杉等。 楠木及樟科各樹種的用途,包含樟木用以製造樟腦,楠木為重要建材器材用,其中小葉楠全流域約有10萬株以上,殼斗科植物最多的為柯樹,其次為赤皮,其用途如鐵道枕木、薪炭用、香菇材、鞣皮及染物原料。九芎在本區較少,多用於樟腦寮蒸餾樟腦之薪柴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大湖撫墾署採集標本材說明
作者: [田代安定]
摘要: 由大湖撫墾署採集所得之植物標本說明,含編號1-24之植物標本,每ㄧ種標本說明之事項大致包括植物相關基本資料(植物名稱、日名、學名及科名)、植物分佈地帶、植物用途、目測的植株大小、植株多少與密集度、如何由產地向外運輸,及其他相關說明等。植物標本的種類包括長尾栲、九芎、短尾葉石櫟、饅頭果、香楠、樟樹、白雞油、赤柯、山豬肉、水同木、榕樹類、水金京、月橘、青剛櫟、淋漓、茄苳、樹杞、紅皮、厚殼樹、櫸、石櫟類等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臺南縣森林調查書
作者: 八戶道雄(總督府殖產部技師);山下三八郎(台灣總督府技手)
摘要: 臺南縣森林調查書。共37章分前篇、本篇、後篇。本件只有36章。 前篇:地形地勢、位置、山脈、溪川、土質土性、溫泉、通路、搬運、氣候、民族割地的地區、戶口數、各民族社交關係、蕃人生活狀態、蕃人農耕狀態、蕃人所有地狀態。 本篇:森林概況、森林規劃、欲地國有林及國有林以外的面積、國有材與國有林預定的理由、林地所有區分的方法及時期、保安林預定的理由、國有林的事業、樟林的事業、民有林的事業、國有林的造林、行道樹及防風林的必要、應用樹種、林產物的需用供給、福州杉以及石碼杉、本島產木材、森林管理。 後篇:採取植物臘葉錄、旅行誌、調查費、蕃地旅行日誌。
全集/系列名稱: 田代文庫
1 2 3 4 5 6 7 8 9 10 next



國科會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」-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版權所有 (C)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    臺灣大學圖書館專案計畫室
Tel:+886-2-33669847      Fax:+886-2-33669978      E-mail:ntucoda@ntu.edu.tw      update:2011/12/23
數位物件識別號(DOI): http://doi.org/10.6681/NTURCDH.DB_NTUDARC/Collection